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
治療
治療
治療方案因年齡而異。在眾多國際研究的支持下,證明藥物治療和行為治療是有效的。
6歲以下學齡前兒童:
建議初始治療為行為治療。當使用行為治療後而情況沒有改善時,可能需要藥物治療。
6歲或以上學齡兒童及症狀較嚴重的青少年:
藥物治療是首要的也是主要的治療方法。藥物治療可以有效地幫助個人控制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的核心症狀,增強專注力並減少多動行為。行為治療和合適的教學方法將加強孩子的學習能力並減少行為問題。
1. 藥物治療
(a) 首選:中樞神經刺激劑,常用的為「哌醋甲酯」 (methylphenidate),如「利他林」 (Ritalin) 及「專注達」(Concerta)
-
增加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以增強專注力
-
研究顯示,75% 的患者在服藥後專注力明顯改善,多動和衝動行為顯著減少
(b) 另類藥物:抗抑鬱劑和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,如阿托莫西汀 (如 Strattera)
2. 行為治療
-
處理行為和情緒問題、學習和社交困難
-
根據學習理論,強調人的行為是通過模仿和經驗學習得來
-
強調利用有系統的管教方式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
(I) 通過觀察和記錄行為來定義行為問題,包括發生的時間、地點和頻率、父母的反應等
(II) 分析行為的前因後果
(III) 通過有利的環境和適當的強化/懲罰等方法來改變行為問題的前因及後果
3. 教學方法
-
課室管理和教學調適
-
提高孩子的學習效能和專注力
例子:
-
學習任務之間有定期小休
-
清晰的口頭和書面指示
-
將任務分拆成更小的步驟
-
視覺教材
-
合適的環境(例如安排安靜的學習環境及前排座位)
Reference
Child Assessment Service, Department of Health. (2017). ADHD_Chi_1706.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Government.
https://www.dhcas.gov.hk/file/conditions/ADHD_Chi_1706.pdf